“中國共産黨在黑暗中誕生,在苦難中成長,在挫折中奮起,在奮鬥中壯大,讓山河破碎的國家走向強盛,讓備受屈辱的民族走進世界舞台的中央。”9月28日下午,我校新生思政“第一課”現場,黨委書記陳嶽堂正和大家講述着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史。
第一課設立主會場和分會場,主會場設在主校區主教學樓A502,主校區、主校區(北)、南校區設立分會場,6000多名2021級新生通過現場聆聽或網絡同步直播的方式集中收看第一課。陳嶽堂以“傳承建黨精神 書寫奮鬥青春”為題,将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大課”,激發學生在學思踐悟中築牢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在百年曆史中傳承紅色基因。
陳嶽堂從“傳承偉大建黨精神,構築信仰真理力量”“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彙聚愛黨愛國力量”“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奉獻青春奮進力量”三個方面,用詳實的案例和生動的圖片,為新生闡述了中國共産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一葉扁舟到巍巍巨輪的奮鬥曆史,帶領大家追尋先輩足迹,深刻感知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鬥争,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教育廣大新生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使命和青年責任。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陳嶽堂指出,今年我校開展了形式豐富多樣的“四史”學習教育,同學們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收獲了令人欣慰的學習成果,希望大家把這股熱情轉化為愛黨愛國的磅礴力量,幸福不忘感黨恩,居安不能忘憂國,平凡不移奮鬥志,肩負起新時代的曆史使命。
新時代的青年應該是什麼模樣?陳嶽堂通過講述無數優秀青年人物在科技研發、創新創業、鄉村振興、戰“疫”一線、志願服務中揮灑青春汗水的奮鬥故事,勉勵新生要不畏艱險勇于擔當、肯于吃苦樂于奉獻、立足當下奮勇前行。“你們的人生已翻開了新的篇章,要盡快樹立目标,明确定位,找到合适的方法并堅持不懈、努力奮鬥。”陳嶽堂說。
課堂上,學生們全神貫注地聽講,并認真做好筆記。“思政第一課”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示,陳嶽堂書記的思政課具有理論的深度、現實的力度、曆史的維度和情感的溫度,内容豐富,振奮人心,為他們的學習生活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2102班莊雲傑聽完課後有感而發:“作為新時期的優秀青年,我們要用黨的奮鬥曆程和偉大成就來鼓舞鬥志、明确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隻有回望好過去的奮鬥路,才能眺望前方的發展路,才能走出前進的輝煌路!”
“這堂思政課讓我對黨的光輝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層次的理解,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奮鬥目标和永遠跟黨走的決心。我将不斷厚植愛國主義情感,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與責任,立志成才報效祖國。”計算機與通信學院通信工程2102林鷹宏表示。
(審核:劉洞波 吳朝建 熊龍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