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提高“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綱要”教研室于9月2日上午在D301教室舉行本學期第一次集體備課,院長謝衛平、副院長湯菊平應邀出席,教研室全體教師參加。

本次備課由青年教師李紅、廖穎、張競心、廖穎主講,主要圍繞導論進行說課。廖穎以“為什麼學”“學什麼”“怎樣學”等三個問題着手,對本次教學教學目标、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進行了簡要介紹;張競心以“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區别是什麼?”作為課程導入吸引同學參與讨論,着重介紹綜述部分内容;王意以中國近現代史的主要線索及脈絡為重點,闡明“四個選擇”的深刻内涵;李紅以司馬遷“通古今之變”入題,側重對曆史觀的論述,強調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學生學習中的指導作用。
随後,其他老師對四位的說課進行了認真研讨,湯菊平認為應該厘清“綱”與“要”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陳堅認為課程成功與否的重要标準在于學生是否掌握教學重點,導論部分的教學重點為“兩個了解”與“四個選擇”的深刻内涵,可以從“為什麼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個問題入手,引發學生思考,真正培養政治強、思維新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還有老師從内容編排、課堂和學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各位老師傾囊相授,交流真誠熱烈,大家一緻認為本次集體備課收獲良多。
集體備課是相互切磋、相互提高的一個重要載體,此次集體備課圍繞導論部分,集思廣益,形成共識,為本學期“綱要”課教學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
(審核:鄧學源 湯菊平 趙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