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舉辦集體備課活動,備課會由副院長湯菊平主持。院長鄧學源和綱要教研室全體教師參加此次活動。
田小玲以“什麼是新中國?”為題講解自己的授課思路。她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分析了湖南地區鞏固新政權的偉大鬥争的措施,提升了學生對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産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的認識;重點講解了中國共産黨順應民意,鎮壓反革命運動和土地改革運動,迎來了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光明前景。

綱要教研室教師就教學内容如何充實完善,各抒己見。陳堅指出本節課可以增加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向社會主義社會的必然性的内容,豐富教學内容。鄧新年指出要強調“一化三改”的重要性,突出七年建設的不容易。周微指出要體現思政課的理論性,結構性與新穎性。張競心指出加入“對三大改造如何評價?”這一問題啟發學生思考。王意指出授課标題可以變為“蒼茫大地換了人間”,切合講課主題。廖穎指出可以加入嶄新的社會風貌等相關教學内容。李嘉指出湖南地區在建國初期消滅血吸蟲傳染病也可以作為講授案例。通過研讨,教研室所有老師都獲益匪淺。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活動,要不斷提升自己課堂教學質量,努力開展理論教學研究和創新實踐探索,努力培養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最後,院長鄧學源作總結發言,他強調教師之間要多出點子,多提問題,多磨課,多研課,多賽課,知行聯動,推進思政課理論教學實效。
(審核:謝衛平 湯菊平 趙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