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黨委副書記、校長易兵在二報告廳以《發展新質生産力 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為題為材料與化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兩百多名大一學生講授了一堂精彩深刻的思政課,勉勵廣大新生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青春力量。


易兵圍繞深刻把握新質生産力的時代内涵、充分認識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大意義、在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征程中作出新貢獻三個方面進行講授。易兵從新質生産力的提出、理論内涵、基本特征、與傳統生産力的區别與聯系,引入“新質生産力”這一概念。結合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易兵指出,新質生産力是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必然選擇,是高質量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最後,易兵從“打造三張名片,凝練特色優勢”為同學們重點講述了我校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國家新質生産力發展需求以及取得的成果。
易兵表示,新質生産力這一概念,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和生産力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行動指南,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行動路線。易兵深情寄語并勉勵在場學生:“你們作為推進新質生産力的生力軍和關鍵要素,要在這一進程中向高而攀、向新而行、提質而進,要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你們要努力拼搏,積極進取,祝願你們學業有成,不負青春。”
此次思政課内容詳實,内涵深刻,引發了現場學生的強烈共鳴。學生們不僅加深了對新質生産力的認識和理解,更明确了自己在大學期間的目标和責任。他們紛紛表示,要崇尚科學理性,立志于勤學、求是、創新将不負韶華,努力學習,肩負時代使命。網絡工程專業2024級學生于惠茗說道:“易校長講授的這堂思政課,讓我深刻領悟到作為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生,應當學好專業基礎知識,築牢根基,發揚湖工‘锲而不舍,敢為人先’的精神,在本專業領域持續深耕,為我國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審核:劉靈 湯菊平 趙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