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黨委副書記、校長易兵走上講台,為材料與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易兵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入手,從曆史、現實、未來的三維視角深入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要義、比較優勢及世界意義等,并結合學校在推動内涵式發展、服務新發展格局中的擔當,激勵同學們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的強國建設,是一條以正義為核心内驅的和平發展之路”。易兵認為,十四億多人口的中國要實現的現代化,在宏觀的“發展正義”之下,社會層面的實質正義也要落到實處,讓每個個體的幸福感充分湧現。易兵對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進行了深入闡述,強調要牢牢抓住科技創新“牛鼻子”。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得通、行得穩的唯一正确道路,正在為人類文明新形态的發展和勃興确立了一面嶄新的旗幟。

易兵提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戰略一體規劃,高校要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擔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表示,我們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肩負起加快探索應用型本科發展的新模式,勇立發展潮頭的曆史使命,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推動長株潭一體化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集中精力培養高素質複合型應用人才,充分發揮“工”字學科專業優勢,奮力實現辦學層次取得突破性提升,努力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易兵以“三個變,一個沒有變”即世界在變、時代在變、學校在變,初心和使命不變,激勵同學們要守住學習的初心。他希望同學們要堅持學習的自律,堅定學習的自信,提升創新的能力,厚植愛國的情懷,自覺肩負起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使命。
易兵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内涵、學校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擔當、青年大學生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使命等問題深入闡述,使同學們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國際國内形勢與目标任務都有了更加充分、更加清晰的認識。整堂思政課立意高遠,内容詳實,層次清晰,精彩生動,引發了現場學生的強烈共鳴。
材料與化工學院材料化學專業2021級學生林金何表示:“青年大學生要将個人理想融入社會發展潮流中去,争做時代的‘弄潮兒’;發揮所學知識,勇擔重任,不忘初心,不負韶華,在自己所在的領域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專業2021級學生婁文表示:“易校長的思政課讓我受益匪淺,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實力量,作為湖工的一員,我們要擔當起為校争光、為國添彩的責任,在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
(審核:謝衛平 田小玲 趙紅)